首页

国产调教男奴

时间:2024-05-04 07:53:54 作者:中欧马产业交流研讨会举办 李耀锋分享马术传承感悟 浏览量:60646

  自去年9月以来,玉米市场价格低迷,累计下跌532元/吨,跌幅达18.1%。今年1月底和春节期间,玉米价格触底反弹,但回升幅度有限。进入3月,玉米价格相对平稳。玉米价格持续下跌的原因是什么?玉米进口对国内市场影响如何?未来玉米价格走势将会怎样?

  饲料需求左右价格走势

  造成此前玉米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是春节前猪肉价格不及预期,拖累了玉米饲料需求。加上小麦价格快速下跌,市场看空氛围浓厚,多数企业提前停机回家过年,开机率同比下降,玉米价格走低。

  1月底和春节期间,玉米价格反弹,主要由于猪价回升,加工企业为春节备货,带动部分需求增加。同时,雨雪天气使得流通粮源偏紧,价格上涨,企业开始积极入市收粮,市场价格逐渐企稳。

  以此来看,上半年生猪行业去化程度以及下半年回升速度,决定了饲料需求情况,进而左右着玉米价格走势。

  去年,全国饲料产量再创新高。据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23年全国工业饲料总产量达32162.7万吨,比上年增长6.6%。玉米在配合饲料中的比例与上年持平,因此去年全年玉米饲料消费量同比有所增加。

  去年各品种饲料产量大多均同比增长,而猪饲料从绝对量和增幅上来说仍是主力,主要原因是生猪行业在普遍亏损之下仍维持较高产能。近年来,生猪行业集中度提升明显,散户退出趋势持续。规模化的养殖主体固定资产投资较大,在猪价下行周期时,压缩产能的能力和意愿相比小养殖户偏弱,去产能的速度会更慢。此外,大型猪企融资能力更强,但资产负债率也达到相对较高水平。这一特征也导致猪周期内产能变动更小。因此,生猪产能仍维持在较高水平,饲料产量也创新高。

  同时,饲料行业集中度也在提高。据中国饲料工业协会数据,2023年全国10万吨以上规模饲料生产厂达1050家,比上年增加103家;合计饲料产量19647.3万吨,比上年增长13.0%,在全国饲料总产量中的占比为61.1%,比上年提高3.5个百分点。这也导致饲料产量更加坚挺。

  今年饲料消费是否有支撑,关键在于生猪产业的产能去化程度,需要重点关注母猪存栏、仔猪出生数量,以及冻品、二次育肥入场等变量。预计今年上半年生猪产能去化将继续推进。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今年1月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067万头,连续4个月环比下降,同比下降6.9%,为近3年最低值,但仍高出正常保有量110万头,生猪供给基本面并未发生根本改变。随着下半年产能消化,猪价有望回升,刺激二次育肥和新一轮产能构建,利多饲料消费。

  如果考虑饲料企业集中度提升的影响,大企业倾向于多建产能扩大市场份额,饲料产量有可能继续创造纪录,这将进一步提振玉米消费。

  除了饲料消费,今年深加工消费稳中有增,但总规模变化不大。2023年,井喷式恢复的餐饮消费对玉米加工业产品,尤其是玉米淀粉消费有所促进。据机构测算,截至去年12月底,玉米淀粉开机率最高升至71%左右,较上年同期高约15个百分点。农业农村部专家预警委员会发布的供需报告预测,2022/23年度我国玉米深加工消费量估算值为8100万吨,同比增长100万吨,2023/24年度预测值为8238万吨,继续保持小幅增长。

  进口替代影响不断加深

  除了消费因素,进口量增加对玉米市场影响也较大。

  数据显示,我国玉米进口量连续3年超2000万吨,为保障国内供应起到重要作用。2023年,我国进口玉米2713万吨,同比增长31.6%。2023年9月以来,玉米单月进口同比明显回升,10月涨幅超200%,11月超380%,12月超470%,9月至12月累计进口1221万吨,占全年比例达45%,呈现前低后高的态势。价格走势正好相反,8月开始,玉米单月价格连续同比下跌。

  进口替代对国内玉米市场的影响不断加深,其规模和调节弹性日益加大。一是近年来玉米和粗粮进口占比明显提升。2020年开始,我国玉米进口量占粮食进口总量的比例明显提高,近3年涨幅均值超过15%。2021年至2023年,我国玉米年度进口量分别为2835万吨、2062万吨以及2713万吨,每年平均进口量约2537万吨。2023年粗粮(玉米、大麦和高粱)总计进口4366万吨,占全年粮食进口总量的27%。

  二是进口来源多元化,调节弹性提升。多年来,美国和乌克兰是我国玉米进口的主渠道,占比超过90%。2023年1月至8月,美国和乌克兰仍是我国主要进口来源国,但9月至12月巴西玉米大量到港改变了这一格局。2023年全年我国自巴西累计进口玉米1280.6万吨,远超年初500万吨的预期,占我国进口玉米总量的47.2%,其中,9月至12月累计进口1028万吨,占全年进口量的80.3%。巴西取代美国,成为我国2023年最大的玉米供应国。值得关注的是,2023年我国从保加利亚、俄罗斯、缅甸、南非几个国家进口玉米总量158.1万吨,同比大增263%,占我国玉米进口总量的5.8%,进口来源趋于多样化。

  2024年,全球玉米供应充足,美国、巴西等国的玉米进口到港完税价已全面低于2000元/吨,价格优势明显。尽管今年一季度粗粮进口量环比或减少,但可供应的低价粮源规模大。从全年来看,粗粮进口量预计将维持在4000万吨以上水平,较低的进口价格对国内玉米市场形成抑制。

  不确定性因素仍然较多

  近年来,极端天气频发多发。尽管当前的厄尔尼诺现象正在逐渐减弱,但未来几个月仍将继续影响全球气候。从种子到生产、储存和运输等全产业链渠道都要根据天气变动作出相应调整,以确保粮食安全。此外,地缘政治冲突等问题也不可避免。红海危机等因素有可能导致国际粮价回升、贸易量缩减。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对2023/24年度全球谷物贸易量的预测,3月下调至4.684亿吨,预计将比2022/23年度水平减少1.8%。全球经济运行情况是否好于预期、美联储何时降息等问题也将显著影响大宗商品价格。

  2024年,玉米市场或将回归低库存模式,难以重返2020年至2022年快速拉升的牛市行情。但目前底部也已显现,短期内,多空博弈下价格趋于窄幅波动。3月,玉米市场仍将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但随着售粮压力集中提前释放,上游供应减少,在渠道库存偏紧和需求回暖等因素支撑下,供需格局可能出现反转,这一阶段玉米价格有走强的空间。饲用消费、国内外替代粮源情况以及市场情绪等都决定着其涨幅的大小。

  (经济日报) 【编辑:李岩】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两会现场)“部长通道”再启,集中回应关切

保山10月5日电(钟垠驿)中秋国庆双节同庆,全国迎来长达8天的“超级黄金周”。在位于中国西南边陲的侨乡云南省腾冲市和顺古镇,前来感受边地风情的游客络绎不绝,趣味“国潮”将古色古香的古镇点亮,成为假日消费增长新引擎。

人工智能时代,如何筑牢国家安全屏障?

“中国人7个月前就可以免签去格鲁吉亚了,将来,格鲁吉亚人也可以免签来到中国,这对我们非常重要。”格鲁吉亚伊梅季电视台节目制片人塔姆塔·佩克里什维利受访提到。当地时间10日,中国与格鲁吉亚签署互免签证协定,中格公民将可以免签去对方国家旅游、访问、学习。

北京海淀计划到2026年医药健康产业收入达1500亿元

4月11日,宁夏固原市泾源县老龙潭景区野山花盛开。近日,宁夏固原市泾源县野山花迎来最佳观赏期,漫山遍野的野生桃花、杏花竞相绽放,整个大地春意盎然焕发出勃勃生机,如诗如画。

俄警告:若北约向乌派军 俄与北约冲突将不可避免

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平台和机制。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充分发挥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等的作用,围绕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强协同创新。为此,要深入研究如何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协同创新平台和机制,引导高校和科研机构围绕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核心技术加强基础研究、参与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引导企业成为孵化新技术新产业的主体。同时,围绕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加强研究,鼓励推动开放创新。

黑龙江赴粤推介夏季旅游 邀客畅游“一城三线”

“穹庐之下,高原胜地,这场星空与音乐的奇妙结合令人期待已久。”囊谦县委书记石大存致辞表示,澜沧江—湄公河一头联结阔野千里的青藏高原,一头联结草木繁密的热带雨林,作为澜沧江上游的囊谦县,我们将充分利用“黄金水道”,在澜湄合作的道路上坚定践行“澜湄精神”、弘扬“澜湄文化”,始终与澜湄机制共成长、共收获、共发展、共进步。

相关资讯
两部门联合发布橙色山洪灾害气象预警

李万:近代以来,面对民族危亡,众多仁人志士秉持“科学救国”理念奋发图强。新中国成立之初,一大批海外学子纷纷回国,实施“科学报国”。新时期以来,各领域科研工作者在“科教兴国”战略指引下,坚持“四个面向”,努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一代代科研人员身上传承的科学家精神,是优良的创新文化的集中体现,更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强大精神动力。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纵观历史上的世界科学中心,都经历了思想大解放、创新文化喷薄繁盛的过程,这些国家的顶尖科学家灿若群星,他们身上闪烁着求真务实、向上向善的科学精神,都拥有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因此,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过程中,一是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科研工作者要把自己的科研事业与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刻在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石上。二是要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想体系中有关整体论、生态观等,努力形成中国科学学派,创造出可以为世界人民所共享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三是要培育优良的创新文化,强化科研诚信体系建设,注重科技伦理的约束作用,实施负责任的研发与创新,深化科学普及,持续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养,使我国成为科学精神和科学文化的世界高地。

热门资讯